中新网天津12月6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记者6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最北油田锦州9-3油田通过稳油控水、深入挖潜、精细调整等一整套上产措施,日产原油成功达到1080立方米。

中国海上最北油田锦州9-3油田日产原油成功达到1080立方米。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据了解,锦州9-3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是中国国内地处最北、水深最浅、纬度最高的海上油田,油田下辖6座生产平台,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座“桩基沉箱式多功能抗冰平台”,是集油气开采、处理、外输为一体的综合性海上生产单元。

自1999年投产以来,该油田已进入开发生产中后期,调整难度大、地层能量弱、含水率高、单井产能低等一系列难题逐渐凸显。特别是由于地缘靠北,每到冬季,严重的海冰都会为海上安全生产带来巨大挑战。
针对该油田西区出现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快的情况,油田创新采用“抽稀井网+流场调控”的新模式。通过改变注水层位,在原有排状注采井网基础上针对主力和非主力油组分别形成一套隔一注一的注水井网,进而改变流场。同时,根据油井含水率、产液量变化及时调整注采比,精准调控注水流场,保证低含水油层收效更充分。
在做好稳油控水的同时,油藏人员根据断层附近剩余油相对富集的认识,在这一区域加大提液力度,深入挖掘剩余油潜力。其中,W10-4H井在更换大泵后,最大日增油量达到102立方米;C20井更换大泵后,最大日增油量也达到30立方米,为油田产量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完)

中新网桂平12月6日电 (记者 蒋雪林)“南木江仿自然生态鱼道今年已观测到过鱼54种,三年累计观测到66种,说明南木江仿自然生态鱼道具有良好的过鱼效果,打通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与下游水域鱼类洄游的通道。在观测到的鱼类种,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鳠。”大藤峡公司环境移民部(保育中心)副主任马海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壮美广西·重大项目建设巡礼”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大藤峡工程建设现场,马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马海涛介绍,为减少大坝对鱼类通行的影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精心设计建设了黔江主坝鱼道和南木江副坝仿自然生态过鱼通道。鹅卵石铺设而成的仿自然生态鱼道蜿蜒曲折数公里,同时疏浚南木江淤积河段、泄放生态流量,从而连通南木江—浔江约30公里的鱼类洄游大通道,保证了鱼类的洄游和栖息。

图为南木江仿自然生态鱼道。中新网记者 蒋雪林 摄
据介绍,大藤峡工程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是全流域全生命周期的鱼类生态保护体系。大藤峡工程生态保护总投资14.56亿元。其中澳门特区政府赠款用于环境保护4.23亿元,为大藤峡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是一国两制的生动实践。目前,大藤峡工程批复的生态任务基本完成并发挥效益。
大藤峡工程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主要内容为:建设“一中心、双鱼道、双增殖站、五人造生境”,成为全国水利工程中最大的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维护生物多样性。“一中心”是指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负责红水河流域鱼类繁殖、救护、监测、研究等多个方面工作。“双鱼道”是指黔江主坝鱼道、南木江副坝生态鱼道。“双增殖站”是指大藤峡鱼类增殖站、来宾市红水河珍稀鱼类增殖保护站。“五人造生境”是指在上游柳江洛清江口、下游东塔等江段投放的4处人工鱼巢以及1处人造产卵场。
图为大藤峡水利枢纽大坝。中新网记者 蒋雪林 摄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位于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峡出口处,控制西江流域面积的56.4%、西江水资源量的56%,控制洪水总量占梧州站总量的65%。它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综合效益于一体,是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和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
据悉,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将于2023年内完工,成为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重要结点、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的重要屏障、建设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中枢、区域电力安全的重要支撑、地方乡村振兴的重要水源。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卢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藤峡水利枢纽与上游水库联合调度可将梧州市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至100年一遇,同时兼顾提高西江、浔江堤防保护区防洪标准;与北江飞来峡水库联合调度,使广州市有效防御西、北江1915年型大洪水,将珠江三角洲的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至200年一遇。去年大藤峡水利枢纽在防洪方面已发挥效益,2022年汛期西江4号洪水期间,彼时仍在建设期的大藤峡工程就拦蓄了7亿立方米的洪水,最大削峰3500立方米/秒,保障了西江中下游和粤港澳大湾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卢军表示,大藤峡工程是整个西江上距离珠三角最近,且具有应急调水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控制的流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均占到西江流域面积和西江水资源量的56%。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过开闸调节下泄流量,可抑制珠江河口咸潮上溯,保障澳门及珠江三角洲1500万人口供水安全。工程未建之前,从上游的岩滩水电站应急调水到达珠三角需要10天时间,大藤峡工程将这一时间缩短到3天。大藤峡工程已先后12次实施应急调度,累计向珠江三角洲补水18亿立方米,保障了包括澳门及珠江三角洲民众供水安全。(完)